找到相关内容51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切莫誤解佛教

    努力為善,等到富有起來,一切都忘記,只顧自己享福,糊糊塗塗走向錯路。學佛的,不只在困苦時知道努力向上,就是享樂時也隨時留心,因為快樂不是永久可靠,不好好向善努力,很快會墮落失敗的。人生是苦,可以警覺我...

    印順法師講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004539043.html
  •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(一)

    世界而躲到西方淨土去享福。   第九 佛教沒有排他性  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,都只承認他們自己所信的宗教教義才是唯一的「真理」,而排斥他教教理為「邪說」。   而佛教認為一切宗教,祗有教義深淺的區分...

    林世敏居士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004839046.html
  • 佛學入門(一)

    善慧菩薩功行圓滿,命終生兜率天。   按:兜率天乃是欲界的空居天。此天有內外兩院;外院乃是享福的天人居住,快樂無窮,內院乃是位登補處,將欲繼承佛位的菩薩住的。菩薩修功圓滿,盡此一生,便可成佛,因此又名為...才受好果。反之,惡人做惡反得好報,亦是這個道理,因他前生種的好因已熟,先享福報,今生所造的惡因,業緣未熟,苦報還在來生,任他怎樣也逃不了的。「因果到頭終有報,只爭來早與來遲」,這話是值得我們玩味的。 ...

    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004939048.html
  • 佛學入門(三)

    能生天享福,但福盡勢衰,猶如箭墮,還要輪迴生死的。   【註】   1、財施:以錢財資助慈善事業或貧苦疾病眾生。   2、法施:以佛陀真理,勸人修善斷惡,離苦得樂。   3、無畏施:犧牲自己的一切,去...

    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005139050.html
  • 佛教常识问答

    有些人做坏事还享福,做好事的人不顺利。为什么?  答:按照佛法所说的因果报应,必须结合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来观察、分析。偈曰: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来世果,今生做者是。”九十五、为什么说“忘失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2439233.html
  •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(一)

    权宜方便,佛教最后的目的是在于‘化人间为庄严净土,变地狱为极乐世界。’这才是佛教的真正宗旨,并不是要人人逃避这个世界而躲到西方净土去享福。  第九 佛教没有排他性 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,都只承认他们...

    林世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4740232.html
  • 戒从心生

    吃素”;徒众入教之初,内心实际上很想吃肉、食荤,但是不敢吃一口。为什么?一旦吃了,天庭上名单会拆下来,来生不能上天去。所以为了求福、上天享福,他不得不持素,持不杀生戒。所以“求福”也可以说是大部份的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2140266.html
  • 欲海回狂(一)

    大抵宿生修福之士;子孙享荣华之报,皆是祖父有厚泽之遗;理所固然。但享福之时,又须修福,譬如耕田,年年收获,即当年年下种。若自逞威权之赫,纵心花柳之场,岂非得人爵而弃天爵乎?所难者,顺境常乐,乐则忘善,...享富贵时,必造恶业。一日行凶,万劫受报,所得不偿所失。即或享福之时,又修善业,直至生天,而天福一尽,复入轮回。所以经云:‘转轮圣王,王四大天下,飞行自在,福尽还作牛领中虫。’...

    周安士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2540271.html
  • 论地藏经是佛对在家弟子的遗教(二)

    阴间没有几天,就转到地狱里去了。』   『你父亲一辈子做的善事也不少哇!就是有罪的话,将功折罪,也不致于下地狱吧!』   『那——他的功固然有,究竟抵不过他的罪。有功德,将来可以上天去享福,那又是一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2940276.html
  • “见山只是山”——不立文字与禅形上美学的终极关怀

    存在的样态。  四、禅走上追求形上美学的终极关怀,促使禅呈现生龙活虎般积极入世精神,而不容易落入儒家庸俗化后的现前享福人生观,也不会沦入道家道教化后长生求仙的幻想,这是禅形上美学高明之处,值得现代中国人...

    曾议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5840392.html